- 發布時間:2020-10-20
- 瀏覽量:656
假期旅行,除了好風光,還有這些“黑科技”伴你同行!
游子思鄉 歸家心切
暢游祖國 飽覽山河
打點行囊 重返崗位
短短幾日假期
總有人在路上
回望這一路
其實有很多“黑科技”助力我們出行
你都見過嗎?
人臉識別:“靠臉通行”
旅客在檢票口“刷臉”通過閘機。中國網信網 李曉尹 攝
近年來,陸陸續續有不少火車站、飛機場在旅客進站通道增加了人臉識別系統,旅客通過現場臉部圖像采集、身份證信息比對就可以完成驗票進站過程。旅客走近“票證人自助核驗閘機”時,攝像頭會抓取旅客臉部信息,與身份證芯片里的照片進行比對,票證信息相符,閘機便可自動放行?!八⒛槨边M站不僅提高了實名制驗票的準確率,還縮短了旅客驗票時間,短短幾秒便可通行,最大限度為旅客提供更便捷的出行服務。
智能測溫:“火眼金睛”
旅客排隊通過紅外測溫門。中國網信網 李曉尹 攝
紅外熱成像、AI智能測溫……為減少體溫測量時的接觸,提高監測效率,許多公共場合引入測溫門、測溫機器人等科技產品,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人群溫度監控。AI測溫預警系統通過自身配置的熱成像儀將探測到的路人的熱量進行精確的量化,呈現到檢測端,人工智能可實時監控,一旦發現溫度異常,便會自動聲光報警,人工智能立刻標記異常人員,并記錄其移動路線軌跡,便于疫情篩查。
健康碼:“一碼走天下”
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后臺審核后,即可生成的二維碼。目前,健康碼成為出門必備,它能核驗人們近14日行程,查詢是否去過高危險地區。健康碼的出現很大程度上節省了申報工作、減少了交叉感染的幾率,同時提高了數據收集的速度。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提供了跨省份互認共享的三種實現方式,實現跨地區互通互認。
行李追蹤:“掌上查詢”
下了飛機,打開手機就能鎖定行李的位置,不用再到行李轉盤前苦苦等候;候機等待時,掏出手機就可以隨時看到行李運輸軌跡。通過機場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旅客可以隨時通過App、微信小程序等方式,實時查詢到自己的行李狀態。機場利用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行李追蹤技術、可視化輔助分揀系統、BRS(行李再確認系統)等,完善行李跟蹤路徑,強化全流程跟蹤效果。行李就像旅客在網上購買的一件快遞,每個移動的節點清晰有序,也使每一位旅客的心里變得踏實。
文章來源:中國網信網綜合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